1.科技平台支撑强。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,建立跨领域的科技服务平台,实现学校专业(群)科技平台“全覆盖”。目前,建成省级科技服务平台10个其中,省科技厅平台3个,省教育厅工程研发中心2个,省经信委服务平台5个 ,数量位于江苏省同类院校前茅,市级平台12个,校级平台6个。
表1 省级科研服务平台一览表(2007年-2016年)
序号 |
下达单位 |
名 称 |
1 |
江苏省科技厅 |
江苏省淮安物流公用信息技术服务中心(2008年)
江苏省淮安设施农业智能化公共技术服务中心(2009年)
江苏省淮安教学具产业数字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(2011年) |
2 |
江苏省教育厅 |
江苏省电子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(2007年)
江苏省中小企业电子产品创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(2010年) |
3 |
江苏省经信委 |
软件外包人才实训平台建设(2008年)
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实训基地(2010年)
江苏省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(2012年)
江苏省龙8娱乐苹果版工业设计中心(2013年)
云计算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平台及产业化(2016年) |


2.科研服务指标亮。
几年来,学校共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共95项,其中科技进步奖15项;国家项目(星火计划)13项;省市级项目50多项;申报专利30多项(发明专利9项)。共建成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62个,覆盖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、白马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5个乡镇。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(农业人工智能应用工程) 1个,江苏省高校“青蓝工程”科技创新团队2个。年平均开展社会培训22000人次,年平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100余人次。江苏科技服务情况年度统计表明,我校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7位。2016年获全国高职院校“服务贡献50强”称号。